借势美国对俄宣战,战败那天格鲁吉亚总统念叨:美军咋还不来救援
趣史微视频 2022-02-12 04:56:00 趣史微视频

2008年,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,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
当时,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,震惊了全世界。

让人想不到的是,这场冲突居然是格鲁吉亚率先引起的。

相信很多人都会奇怪,小小的格鲁吉亚何以有胆量,敢于挑战俄罗斯?

从某种程度上说,这一切都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造成的。

是西方国家的一再诱惑和怂恿,让格鲁吉亚相信美国和自己“站在一起”,所以才做了如此鲁莽的举动。

也正因为如此,直到战败那一刻,格鲁吉亚总统还坚信美国不会放弃自己,念念不忘美国曾经给自己许下的承诺。

当然,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结果,美军最后不仅没有采取任何行动,格鲁吉亚还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。

那么,作为曾经和俄罗斯同属苏联大家庭的格鲁吉亚,又是怎么在美国的忽悠之下,与俄国反目成仇的呢?

格鲁吉亚最终又为自己犯下的错误,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呢?

这一切还得从俄格两国的恩恩怨怨说起!

·俄格矛盾的起源

今天的格鲁吉亚和俄罗斯,都是在苏联解体后的废墟上诞生的。

1991年苏联解体后,纷纷宣布独立的加盟共和国一共有15个之多,这些国家一起瓜分了前苏联的遗产。

既然是众兄弟分家,那么难免就有不让人如意的地方,比如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的领土归属问题,这个问题就为后来俄格两国关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。

由于分家时比较匆忙,各国急需应对诸多事务,混乱现象普遍存在,所以,没人在意这些细节问题,相关问题并未立刻发酵。

但等各国稳定下来时,以前被忽视的问题就被重新提了出来。

南奥塞梯阿布哈兹二者最开始划分给了格鲁吉亚,但二者从内心深处讲,并不愿归属格鲁吉亚,所以处处和格鲁吉亚中央政府对抗。

由于这两个地区都有较多数量的俄罗斯族人,所以涉及到复杂的民族矛盾,因此格鲁吉亚不得不求助于俄罗斯来解决矛盾。

1992年,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经过协商后,俄罗斯派出维和部队,稳定了这里的局势。

当时,有不少前苏联国家,在内部出现问题时,都会求助于俄罗斯。

而俄罗斯也乐意对这些国家提供帮助,如此一来,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分道扬镳之后,以“独联体”的形式抱团取暖,维持一种松散的联盟。

但是,这种短暂和谐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很久。

格鲁吉亚对于这两个地区的分离倾向一直如鲠在喉,总想找个机会排除俄罗斯的影响,一举解决领土问题。

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的嫌隙,就由此产生。

不过,两国实力相差实在太过悬殊。

格鲁吉亚,人口370万,国土面积6.97万平方公里。相比之下,俄罗斯人口1.46亿,国土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。

简单的数据,便说明了一切。

所以,一开始,格鲁吉亚并不敢把俄罗斯怎么样。

不过,上世纪90年代,对俄罗斯来说,是一段特别灰暗的岁月。

看似强大的俄罗斯,当时在外交、经济、内政等方面遭受了一系列的挫败。

在外交上,俄罗斯本以为倒向西方,就会受到西方的欢迎,没想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始终抱有极高的戒心,并没有因为苏联解体,就放弃了对俄罗斯的打压。

在经济上,由于苏联解体,原来全国一盘棋的经济布局被破坏,一些重要的工业分散在了其他国家,无法进行协作,所以俄罗斯的发展遇到了困境,经济状况一落千丈。

在内政上,俄罗斯迷失了发展的方向,不知道国家该何去何从,整个国家人心浮动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俄联邦境内的一些共和国,也纷纷要求“独立”。

这其中,最著名的就是车臣共和国。

为了平息车臣武装,俄罗斯不惜派出大军进剿,但是俄军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。

占据绝对优势的俄军,不但未能如大家预料的那样很快剿灭车臣武装,反而在战争中吃尽了苦头。

车臣战争,让俄军士气低落,也让原来对俄罗斯心怀畏惧的邻国,顿生轻视之心。

这也是后来格鲁吉亚敢于对俄出手的重要原因,毕竟,格鲁吉亚的实力看起来比车臣强多了,既然车臣武装都可以和俄军较量一番,那格鲁吉亚也没有理由怂。

·格鲁吉亚走向反俄亲美的道路

如果仅仅是俄格两国之间的矛盾,那么问题也不致于太严重,但是西方国家的插手,让一切都开始失控。

格鲁吉亚和俄罗斯闹矛盾的时候,正是西方国家刚刚赢得冷战,意气风发的时候。

由于最大的竞争对手苏联解体,一块压在西方国家心头超过半个世纪的巨石,终于消失了。

西方国家骄傲地宣称,西方制度是人类社会制度的终极形式,是历史的终点,是人类所有社会的发展过程,都是最终如何演变成西方社会的过程。

这种说法,在今天已经变得不值一驳,但当时却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,对很多国家在思想上产生了极强的冲击力。

像格鲁吉亚这种一直深感生存不易的小国,听信了这种说法后,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西方的怀抱。

而西方国家也想借此机会,将北约向东扩张,尽可能地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,防止俄罗斯重振旗鼓,再次对自己产生威胁。

拉拢俄罗斯周边国家,加深这些国家与俄罗斯的矛盾,就成了西方的共识,格鲁吉亚因此进入了西方的“法眼”。

但在西方眼里,格鲁吉亚这个国家价值巨大,有了这个国家作为支点,西方向北可以进入俄罗斯的腹地,向南可影响中东诸国。

于是,在很短时间里,格鲁吉亚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就热络起来。

看到自己如此“受宠”,格鲁吉亚国民对西方国家也变得热情高涨。

在此过程中,西方国家的影响力逐渐渗入了格鲁吉亚社会、经济的方方面面。

格鲁吉亚国内亲美反俄的势力日益增长,要求全面倒向西方的呼声日益高涨。

终于,在2003年,一场不流血的变革——“玫瑰革命”在南高加索西部的土地上盛开。

原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在群众的围攻下黯然下台,而反对派领导人萨卡什维利则成为了胜利者。

当然,这场“革命”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,这是一场在西方主导下的“颜色革命”,同一时期世界上还有众多国家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。

只不过,当时的格鲁吉亚人,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也不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。

·西方国家步步诱导,引爆了俄格冲突

要说清格鲁吉亚如何一步步走上不归路,就不得不提一个关键性的人物,那就是在“玫瑰革命”中上台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,正是他将格鲁吉亚带向与俄罗斯的战争。

萨卡什维上台之后,极力推崇西方所谓的“民主自由”价值观,他在讲话中猛烈抨击格鲁吉亚的“弊端”,鼓吹西方体制的“优势”,并夸大俄罗斯的“威胁”。

萨卡什维利和西方政客一样,极其擅长用演讲来蛊惑人心,格鲁吉亚人一时间被其迷惑,把其当成了国家的拯救者。

在外交上,格鲁吉亚开始全面倒向西方。其实,被推翻的格鲁吉亚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,已经奉行了亲近西方、疏远俄罗斯的政策。

但萨卡什维利认为,谢瓦尔德纳泽做得还不够彻底,所以没能为格鲁吉亚带来繁荣与稳定,因此,格鲁吉亚还要更进一步亲近西方。

其实,萨卡什维利这种说法是脱离现实的,因为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,光是在俄罗斯打工的格鲁吉亚人都有近百万人。

在内政上,萨卡什维利极力主张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威,遏制分裂势头。不用说,这针对的又是俄罗斯,因为格鲁吉亚两个所谓的“分裂地区”都处于俄罗斯的影响之下。

这两项主张,看似是为格鲁吉亚人的利益发声,但其也在无形中契合了西方国家推动格鲁吉亚反俄的计划。

看到萨卡什维利如此“上道”,美国和欧洲都不失时机地对萨卡什维利大肆吹捧,并对格鲁吉亚提供了一连串的援助。

当时,格鲁吉亚最担心的是与俄反目之后的经济与安全问题。

为了打消格鲁吉亚的顾虑,美国每年都向格鲁吉亚提供经济援助,以减少其对俄罗斯的经济依赖。

2005年,在美国的支持下,巴库—第比利斯—杰伊汉石油管道终于建成。

这条绕开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管道,让格鲁吉亚在能源开采上,拥有了对俄罗斯说“不”的底气。

在军事上,美国对格鲁吉亚进行了一连串的军事培训、武器输出与军事合作。

美国总统小布什也将大量精力投入在了格鲁吉亚身上,在2005年的美欧峰会上,小布什表示,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。

此后,在2006年北约成员国外长会议上,北约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,批准了探讨如何让格鲁吉亚最终加入北约的“深度对话”。

这一连串的组合拳,顿时让格鲁吉亚爽得找不到北,深信自己已是西方大家庭中的一员。

只可惜,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,北约在诱导格鲁吉亚“上钩”的同时,也为其不稳定因素埋下了伏笔。

一方面,北约声称要接纳格鲁吉亚;但另一方面,北约又借口其境内南奥塞梯阿布哈兹这两个地区是格鲁吉亚的“不稳定因素”,因此不愿明确接纳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时间。

眼见梦寐以求的北约成员国资格就在眼前,却卡在最后一关动弹不得。可谓是:往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

为了向北约“表忠心”,同时也为了解决困扰自己已久的领土隐患,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最终决定,出动武装部队,一劳永逸解决国内的领土问题。

格军将行动的日子选定在2008年8月8日,北京奥运会开幕这一天。

当全世界人民都在关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,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采取了突然行动。

8月8日凌晨,格军7000余人,在空地一体化的火力支援下,突袭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。

至上午10时,格军包围了茨欣瓦利,并与南奥塞梯的武装力量交火。

下午14时,格军基本控制了南奥塞梯的重要地区。

格军仅用10个小时,就控制了南奥塞梯全境。之后,被胜利冲晕了头的格军攻击了俄军驻南奥塞梯的维和部队,试图彻底根除俄罗斯的影响。

格鲁吉亚袭击俄罗斯军队的做法,使得俄格冲突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升级。

·俄军出手,横扫格军

由于格军在事前经过精心准备,并且还有欧美等国在国际上的力挺,所以,格鲁吉亚以为俄罗斯慑于欧美国家的声威,会接受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现状的改变。

格鲁吉亚当局认为,就算俄军做出反应,也只是象征性的,不会动真格的。

但格鲁吉亚当局的想法简直太天真了,但这也不能怪格鲁吉亚,毕竟当时整个西方国家对俄军的战斗力评价也很低,所以,美欧才会深度介入俄格冲突,并且对格鲁吉亚许下各种承诺。

由于俄军过去在车臣战争中,表现得实在太过糟糕,所以,格、美以及西欧等国,都以为会再次看到一场关于俄罗斯的好戏上演。

但他们却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失算了,那就是太过轻视当时凭借顽强毅力解决车臣问题、重新凝聚全俄人心的俄罗斯总理——普京。

欧美以及格鲁吉亚要为自己的失算,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。

俄军方在得知格鲁吉亚采取行动后,迅速做出了反应。俄当局调动北高加索军区的部队,对南奥塞梯的格军展开了军事行动。

俄军第58集团军的先头部队,在坦克、火炮、装甲车的引导下,越过俄罗斯与南奥塞梯的边界,迅速向前推进。

8月8日17时,俄军先头部队迅速抵达茨欣瓦利。次日凌晨,俄军夺取了茨欣瓦利的外围据点,并迅速包围了格军。

接着,俄军后续增援部队也源源不断地赶到,形势完全倒向俄军。

同时,俄军没有将战场局限于南奥塞梯,他们在阿布哈兹也展开了行动。

俄军摩托师、空降师进入阿布哈兹地区后,俄黑海舰队便封锁了阿布哈兹海岸。

10日晚,俄军继续向格鲁吉亚国内纵深领域推进,俄海军陆战队独立团在格鲁吉亚的奥恰姆奇拉登陆。

至此,格军已全线崩溃,连后方都已失守。占据全面优势的俄军,继续进军。

为扩大胜利果,8月11日凌晨开始,俄军一边清剿格军残余部队,一边对格鲁吉亚境内重要军事目标、交通枢纽、港口进行轰炸。俄军地面部队,分头向格境内挺进,格军已毫无反抗能力。

此时,回天乏力的格军,早已被迫提出了停火的要求。

8月12日16时,当时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俄军结束行动。

俄格冲突爆发后,仅仅持续了五天便结束了。

一天以后,在法国总统萨科奇斡旋下,俄格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。

按照该协议内容,俄军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部署维和部队的权力,应得到格鲁吉亚的承认。而格鲁吉亚方面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对这两个地区的控制权。

可以说,格鲁吉亚偷鸡不成,反蚀了把米。

·格鲁吉亚的悲歌

在这场冲突中,格鲁吉亚军队战死146人,受伤1400余人,平民死亡2000余人,数万民众成为难民。

对于一个小国来说,这是不可承受之痛。

对该冲突负有直接责任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,最终不得不黯然下台,并流亡国外。

那么,在这个过程中,原本信信旦旦要“保护”格鲁吉亚的西方国家在干什么呢?

在战前,西方媒体开足火力,猛烈批评俄罗斯,北约军队还与格鲁吉亚军队进行联合演习,美式武器源源不断地进入格鲁吉亚。

在战争之初,美国总统小布什和国务卿赖斯轮番上阵,公开站在格鲁吉亚一边,并强烈表现出——这是美俄的地缘政治之争,美国将不遗余力与俄斗争到底的气势。

(赖斯)

正是这种错觉,让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深信美国不会抛弃自己,直到格军完全崩溃,萨卡什维利还在望眼欲穿地念叨:美军咋还不来救援。

当然,美军最终并未派出一兵一卒。

事后,北约则表示,“严重关切事态发展”、“呼吁双方对话解决矛盾”,法国、德国也只是要求双方立即停战。

至于其他北约国家,更多的只是围观,无任何实质动作。

格鲁吉亚自以为是美国和北约绝不会放弃的“宠儿”,其实只是当了一回廉价的炮灰。

·结语

格鲁吉亚留下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,但是放眼世界,像格鲁吉亚这样深受美国忽悠,从而误入歧途的国家还是接连不断。

像今天的乌克兰就是如此,乌克兰也是迷信美国和北约将出手帮助自己,急不可耐地要投奔西方,结果让国家陷入了分裂与动荡。

格鲁吉亚的悲惨遭遇还历历在目,乌克兰却又重蹈复辙,这一切怎能不叫人感慨叹息!

看文章赚金币

了解详情

0/1
阅读文章 +1
每日阅读10篇文章到页末领分
评论3
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~
发子730

发子730 2022-02-12

147

zan
格鲁吉亚的结果,反思从开始到结束,操纵的是谁?抛弃的是谁?谁促挑格俄之战。
北丐之星859

北丐之星859 2022-02-12

188

zan
乌克兰会不会成为第二个“格鲁吉亚”?
鸿蒙kAsm

鸿蒙kAsm 2022-02-12

129

zan
小国的为生之道。就是搞平衡。虽然不可能发财。却可以得到一定的安全。那些想投靠任何一方的领导人都不具有战略眼光。江湖上,那些打打杀杀的人都是小弟,被砍死的也都是小弟。只有智慧的人才能真正的混江湖。而那些大佬都是在幕后看形势的发展指使那些充当炮灰的小弟。泽连斯基就是这样一个不知死活的人。
avatar

趣史微视频

未认证

广告

464

点赞

3

评论

收藏

分享